心理学概述

2019-02-21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反映的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基于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的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如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4.注意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包括能力和人格(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系统)。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产生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古代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2.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学派名称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构造心理学派

冯特、铁钦纳

1.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用内省的方法,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3.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

1.《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2.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称第一势力)

3.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

4.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派

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

1.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2.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现代认知学派

也称为信息加工心理

奈瑟、皮亚杰

1.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2.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力量”)

知识延伸

内省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三、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知识延伸: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分为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其中,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